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柴达木盆地托拉海河下游复合新月形沙丘沉积构造探地雷达探测初步结果
引用本文:张潇,严平,董苗,刘小槺,袁文杰,王晓旭.柴达木盆地托拉海河下游复合新月形沙丘沉积构造探地雷达探测初步结果[J].中国沙漠,2023,43(1):160-168.
作者姓名:张潇  严平  董苗  刘小槺  袁文杰  王晓旭
作者单位:1.北京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部/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珠海基地,北京 100875;2.太原师范学院 地理科学学院,山西 晋中 030619;3.陕西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1010);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906)
摘    要:运用探地雷达,对柴达木盆地托拉海河下游右岸两个典型复合新月形沙丘进行探测,通过图像处理与影像解译,获取了连续且具一定深度的风沙沉积构造信息,并结合无人机影像、遥感影像与野外实际考察情况,综合分析该研究区内风沙沉积构造与沉积环境。结果表明:(1)选取100 MHz的天线、0.5 m探测步长、1 m的天线间距进行探测,探地雷达图像与无人机影像呈现出很好的对应关系,沙丘内部构造清晰,故使用此参数探测复合新月形沙丘的内部结构可行。(2)托拉海河下游复合新月形沙丘内部沉积构造类型多样,广泛发育正向加积层、垂向加积层等层理。(3)河道与沙丘均向东南方向移动,两个沙丘存在规模持续缩小且两翼拉长、逐渐变得不对称的发育过程。(4)托拉海河下游复合新月形沙丘的发育分为3个时期:快速发育阶段、固定风蚀阶段、蚀余加积阶段。

关 键 词:柴达木盆地  托拉海河下游  复合新月形沙丘  探地雷达  沉积构造
收稿时间:2022-08-16
修稿时间:2022-09-19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沙漠》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沙漠》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