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人机影像的无瓣海桑单木提取与地上生物量估算 |
| |
作者姓名: | 余楚滢 龚辉 曹晶晶 刘燕君 刘凯 |
| |
作者单位: |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东省公共安全与灾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城市化与地理环境空间模拟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006;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广东珠海 519000;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州 510060 |
| |
基金项目: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21A1515011462);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2021A1515110157);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创新团队建设项目(311021004) |
| |
摘 要: | 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是中国红树林恢复种植最早引进的优质红树树种,其生产力在红树林群落中处于较高水平,具有显著的高生物量和能量积累。然而,由于红树林群落冠层密集、结构复杂,精确描绘无瓣海桑的单木树冠存在极大挑战性。传统的卫星遥感侧重于区域或更大尺度监测需求,而新兴的低空无人机遥感在更精细尺度的红树林生态监测中具有显著优势。以广东省珠海市淇澳岛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利用消费级无人机影像生成的冠层高度模型(Canopy Height Model, CHM)和种子区域生长(Seed Region Growing, SRG)算法进行无瓣海桑单木树冠提取,并建立基于地面调查数据获取的树高和胸径两者之间的回归关系,以优化无瓣海桑地上生物量异速生长方程,进而实现研究区单木尺度的无瓣海桑地上生物量估算。结果表明:基于无人机影像可以有效提取无瓣海桑单木树冠,其提取精度达到67%;验证了树高和胸径之间较高的相关性,提出了基于树高的无瓣海桑地上生物量异速生长方程;研究区无瓣海桑平均地上生物量的范围为2.99~247.24 t/hm2,平均值为92.14 t...
|
关 键 词: | 红树林 遥感 地上生物量 无人机 单木提取 无瓣海桑 珠海市 |
收稿时间: | 2022-09-24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热带地理》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热带地理》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