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北大别山千鹅冲隐伏钼铅锌矿床成矿地质作用及成矿模式
作者姓名:骆亚南  余少华  王雷
作者单位: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三地质矿产调查院,河南 信阳 464000
基金项目:河南省两权价款地质科研项目“大别山铜钼金银铅锌成矿系统与成矿预测研究(编号: 豫国土资函[2015]258号11)”资助
摘    要:千鹅冲钼铅锌矿床位于东秦岭—大别山钼多金属成矿带,矿体主要赋存于隐伏花岗岩体外接触带的地层中。在整理前人资料和勘查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千鹅冲钼铅锌矿床的成矿地质作用、成矿岩体化学特征、控矿因素及围岩性质,建立了矿床成矿模式。分析认为:大别山区格子状构造不仅控制着造山带的分布,也对钼矿床的形成和分布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成矿地质体高硅、高钾、富碱的地球化学特征有利于钼的成矿;成矿地质体亏损Ba、Nb、Ta、Y和Yb,富集Rb、Th和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Sr与Y含量低反映岩浆源区的分馏明显;斑岩型钼矿围岩的物理性质对钼矿体沉淀成矿的具体位置有制约作用。初步认为千鹅冲钼铅锌矿床的成矿模式为下元古界大别高压麻粒岩在下地壳重熔形成岩浆岩,在中生代中国东部的构造体制转换下,冷凝的岩浆受热重新活化运移上侵,在压力和温度降低、pH值变化等多种沉淀机制作用下,成矿流体在围岩的节理、裂隙中迁移、沉淀成矿,铅锌矿化多分布在钼矿体外侧。

关 键 词:成矿作用  成矿地质体  千鹅冲钼铅锌矿床  成矿模式
收稿时间:2022-04-08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地质调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地质调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