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茂县叠溪镇新磨村滑坡特征与成因机制初步研究 |
| |
引用本文: | 李梦华, 张路, 董杰, 蔡杰华, 廖明生. 四川茂县岷江河谷区段滑坡隐患雷达遥感识别与形变监测[J].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1, 46(10): 1529-1537. DOI: 10.13203/j.whugis20210367 |
| |
作者姓名: | 李梦华 张路 董杰 蔡杰华 廖明生 |
| |
作者单位: | 1.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云南 昆明,650093;2.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430079;3.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430079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74006,41904001);四川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2019YFS0074);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1R02) |
| |
摘 要: |  长期以来,中国四川省茂县地区受地质、地形条件和构造活动的影响,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公路等基础设施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因此需要对滑坡隐患区域进行有效识别和监测。以时序哨兵1号A、B卫星(Sentinel-1A/1B)影像为数据源,利用时间序列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SAR)技术对茂县岷江河谷区段的潜在滑坡隐患开展识别监测,对重点区段进行了分析,同时分析探讨了InSAR滑坡监测中不同轨道数据的视线方向形变测量灵敏度差异。 从实验结果中成功探测识别出了茂县岷江河谷沟口乡至石大关乡段的20余处滑坡隐患,现场实地考察验证了识别结果的准确性,证明了时序InSAR方法在高山河谷区滑坡隐患识别监测中的有效性。

|
关 键 词: | 雷达遥感 时间序列InSAR技术 滑坡隐患识别 形变测量灵敏度 哨兵1号 |
收稿时间: | 2021-07-01 |
|
| 点击此处可从《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