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青藏高原冬季风演变的新特征及其与中国西南气温的关系
引用本文:王颖,李栋梁,王慧,郑然.青藏高原冬季风演变的新特征及其与中国西南气温的关系[J].高原气象,2015,34(1):11-20.
作者姓名:王颖  李栋梁  王慧  郑然
作者单位: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44;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成都610072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44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3CB430202);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高原气象开放基金课题(LPM2013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05080);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课题(博导类)(20113228110003);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摘    要:利用1951 2011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1960 2010年西南地区77站月平均气温数据,定义了冬季代表月(1月)青藏高原(下称高原)季风强度和位置的新指数,并分析了该指数与中国西南地区地面气温的关系,结果表明:(1)代表高原冬季风的冷高压强度和位置具有明显的年际、年代际变化,20世纪70年代末发生了由弱到强的突变,80年代中期则是由偏北到偏南的突变。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高原冬季风强度的振荡频率加快,由较长的7年周期向4年周期转化;位置指数的4年与10年周期存在明显的反相变化,自2005年以来位置振荡周期由10年向4年转化,南北摆动更为频繁。(2)当高原冬季风偏强时,北方冷空气与西南暖湿空气在西南地区交汇减弱,云量减少,辐射增温作用使西南地区温度一致偏高,西南地区东部低层出现异常下沉运动中心,下沉增温作用使该地区温度偏高更明显;当偏弱时,则相反。(3)当高原冬季风偏北时,北方较强冷空气南下,南支槽加深,西南暖湿空气与北方冷空气交汇于川滇地区,产生异常上升运动,云量增多,接收的太阳辐射减少,且冷空气活动频繁,西南地区温度一致偏低,上升冷却作用使西部气温偏低更明显;当偏南时,则相反。

关 键 词:高原冬季风  强度指数  位置指数  西南气温

New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Winter Monsoon over Qinghai-Xizang Plateau and Its Influences on Temperature over Southwest China
WANG Ying,LI Dongliang,WANG Hui,ZHENG Ran.New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Winter Monsoon over Qinghai-Xizang Plateau and Its Influences on Temperature over Southwest China[J].Plateau Meteorology,2015,34(1):11-20.
Authors:WANG Ying  LI Dongliang  WANG Hui  ZHENG Ran
Institution:WANG Ying;LI Dongliang;WANG Hui;ZHENG Ran;Collat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on Forecast and Evaluation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Institute of Plateau Meteorology,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Abstract:
Keywords:Winter monsoon over Qinghai-Xizang Plateau  Intense index  Location index  Temperature over southwest China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