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6月长江中下游旱涝的一个前兆信号——亚洲太平洋涛动
引用本文:刘舸,赵平,陈军明,董才桂.6月长江中下游旱涝的一个前兆信号——亚洲太平洋涛动[J].气象学报,2012,70(5):1064-1073.
作者姓名:刘舸  赵平  陈军明  董才桂
作者单位: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81
2.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北京,100081
3.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8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9CB421404)、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项目(2010Z001、2010Z003)、气象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CMAGJ2011Z08)
摘    要:利用中国160个站降水、NCEP再分析等资料和CCSM3模式,从对流层温度的角度,分析了影响6月长江中下游降水的因子和前兆信号.研究发现,反映对流层中高层纬向海-陆热力差异的亚洲-太平洋涛动异常可能是导致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异常的一个重要原因.观测统计和模式结果都表明,前期5月亚洲-太平洋涛动指数与其后6月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具有显著负相关关系,这一关系比前冬厄尔尼诺(拉尼娜)与6月降水的关系更为紧密,稳定性也相对更高.进一步分析发现,亚洲-太平洋涛动异常从5月至6月具有很好的持续性,5月亚洲-太平洋涛动可以通过影响后期6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强度和位置、中国东南沿海的西南风以及中国东部中纬度地区的偏北风异常,进而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6月降水的多寡.此外,5月亚洲-太平洋涛动异常偏弱也是2011年6月长江流域出现降水异常偏多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些结果说明,对于6月长江流域降水,除了海温强迫作用外,对流层中高层异常也是一个重要的前期信号,因此,利用前期亚洲-太平洋涛动预测降水可能是一条值得尝试的途径.

关 键 词:亚洲-太平洋涛动  降水  海-陆热力差异  长江流域
收稿时间:2011/11/15 0:00:00
修稿时间:2012/3/20 0:00:00

A precursory signal for June precipitation anomalies over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the Asian-Pacific Oscillation
LIU Ge,ZHAO Ping,CHEN Junming and DONG Caigui.A precursory signal for June precipitation anomalies over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the Asian-Pacific Oscillation[J].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2012,70(5):1064-1073.
Authors:LIU Ge  ZHAO Ping  CHEN Junming and DONG Caigui
Institution:Chinese Academy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China,National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Center, Beijing 100081, China,Chinese Academy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China and Chinese Academy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China; Graduat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
Abstract:
Keywords:Asian-Pacific Oscillation (APO)  Precipitation  Land sea thermal contrast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气象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气象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