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地震附近视电阻率各向异性变化的原因 |
| |
引用本文: | 杜学彬, 李宁, 叶青, 马占虎, 闫睿. 强地震附近视电阻率各向异性变化的原因[J]. 地球物理学报, 2007, 50(6): 1802-1810, |
| |
作者姓名: | 杜学彬 李宁 叶青 马占虎 闫睿 |
| |
作者单位: | 1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兰州 730000;; 2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北京 100036;; 3 北京市地震局,北京 10008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6BAC01B02-04-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474027),中国地震局地震联合基金(102058)共同资助 |
| |
摘 要: | 讨论了强地震、孕震晚期阶段、震源区及附近介质的物理变化过程,证明了视电阻率变化最显著的方向与最大加载方向之间的正交关系,建立了真、视电阻率各向异性变化与裂隙率ν、骨架电阻率ρo、饱水裂隙电阻率ρf的本构关系,解释了视电阻率各向异性变化的原因.研究认为:在强地震孕震晚期阶段,在震源区及附近地壳近地表的较深部,介质微裂隙发育,其走向沿最大主压应力方位优势取向,低阻水充填微裂隙,导电通道连通,引起最大主压应力方向真电阻率变化最显著的真各向异性变化,从而产生垂直主压应力方向视电阻率变化最显著的视各向异性变化,低阻水在其物理过程中起了显著作用.
|
关 键 词: | 强地震 孕震晚期 视电阻率 各向异性变化 震源机制解 |
文章编号: | 0001-5733(2007)06-1802-09 |
收稿时间: | 2007-01-12 |
修稿时间: | 2007-01-12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物理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物理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