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西准噶尔蛇绿岩生成环境及其成因类型
引用本文:冯益民.西准噶尔蛇绿岩生成环境及其成因类型[J].西北地质科学,1986(2).
作者姓名:冯益民
摘    要:西准噶尔蛇绿岩由中奥陶世、中晚志留世及中泥盆世形成的六条蛇绿岩带构成,这些蛇绿岩带大都具双模式岩浆结构,是在岛弧、弧前及弧后盆地中生成的。然而,也有代表真正大洋中脊环境的蛇绿岩残片。西准噶尔蛇绿岩占据西伯利亚板块和伊犁小板块之间缝合带的位置,但没有一条蛇绿岩带能够代表两板块间的缝合线。缝合线的确定则须更多地借助沉积建造组合、岩相古地理及生物地理区划方面的明显差异等因素。西准噶尔蛇绿岩历经多期构造解体,已形成蛇绿混杂体。在近古陆边缘的蛇绿混杂带中,多期构造变形和高压变质作用较常见。文中将西准噶尔蛇绿岩同特提斯型以及科迪勒拉型蛇绿岩进行了对比,认为西准噶尔蛇绿岩大体上接近科迪勒拉型,但较科迪勒拉型蛇绿岩在成分上、结构上以及后期构造破坏的程度上都要复杂得多,作者认为,西准噶尔蛇绿岩代表了一个具活动陆缘的大洋盆由发生、发展到消亡,以及消亡后陆内造山阶段构造演化的全部过程。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