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090603”强飑线过程动力结构特征的观测与模拟分析
引用本文:吴海英,陈海山,蒋义芳,姚丽娜,曹舒娅.“090603”强飑线过程动力结构特征的观测与模拟分析[J].高原气象,2013,32(4).
作者姓名:吴海英  陈海山  蒋义芳  姚丽娜  曹舒娅
作者单位: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南京210004;江苏省气象台,江苏南京210008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南京,210004
3. 江苏省气象台,江苏南京,210008
基金项目:中国气象局行业专项,中国气象局预报员专项,江苏省雷达实验室基金项目
摘    要:利用各种观测资料和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2009年6月3-4日黄淮地区一次罕见强飑线过程的中尺度动力结构演变特征和发展机理.结果表明,在稳定的东北冷涡环境下,冷涡后部与短波扰动相伴的冷平流叠加于对流层低层暖脊之上,为飑线的发生构建了有利的大气不稳定层结;飑线的发生、发展与地面中尺度辐合线密切相关,两者相互依存、促进;飑线的移动对应着对流层低层水平涡管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水平涡管的倾斜会使垂直涡度向水平涡度转化,促进飑线的发展;在飑线发展的不同阶段,动力结构有显著的差异,发展成熟阶段的飑线结构具有较强的组织性,而当其减弱、消散时,动力结构逐渐松散,各因子间不再有密切的配合,其特定的对流组织作用就会不复存在.另外,在飑线的发展过程中,地面气压场呈明显的中尺度扰动特征,飑线后部产生的中尺度雷暴高压与风场的辐散中心相伴是地面大风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关 键 词:飑线  地面辐合线  水平涡管  雷暴高压

Observation and Simulation Analyses on Dynamical Structure Features in a Severe Squall Line Process on 3 June 2009
Abstract:
Keywords:Squall line  Surface convergence line  Horizontal vortex tube  Thunderstorm high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