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西秦岭寨上卡林型金矿南矿段综合找矿模型及地质意义
摘    要:寨上金矿床位于西秦岭地区,是中国卡林-类卡林金矿床的最重要的富集地之一。寨上金矿矿体赋存于板岩与灰岩接触界面及板岩一侧破碎带内,围岩蚀变主要发育硅化、黄铁矿化、毒砂化和褐铁矿化等,可作为直接的找矿标志;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量显示H1高阻异常和L2低阻异常间的电性梯度带对应32号脉,表明在电性梯度带内含矿的可能性很大;剖面原生晕分带序列为As-Mo-Sb-Ag-Cu-Bi-Au-Zn-W-Pb;前缘晕元素为Pb、Sb,近矿晕元素为Au、Ag、As、W,尾晕元素为Mo、Cu、Bi、Zn,尾晕元素Mo、Bi分别位于序列的前缘晕和近矿晕元素位置,近矿晕元素Pb位于序列的尾晕元素位置,表明浅部矿体有可能被风化剥蚀,深部有可能存在盲矿体;根据地球物理、地球化学信息特征和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建立了综合找矿模型。并在南矿段进行钻孔验证,取得较好的找矿效果。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