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霾时空分布及气象要素分析 |
| |
引用本文: | 余芳, 李慧晶, 任超. 四川霾时空分布及气象要素分析[J].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22, 42(3): 141-144. DOI: 10.3969/j.issn.1674-2184.2022.03.017 |
| |
作者姓名: | 余芳 李慧晶 任超 |
| |
作者单位: | 四川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72 |
| |
基金项目: | 四川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课题(2022RYB001);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科技发展基金项目(SCQXKJYJXZD202105) |
| |
摘 要: | 选取2016~2019年四川地区156个站点的逐时能见度、相对湿度和温度资料,分析了霾的时空变化和对应的大气参数值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四川地区霾天气的空间分布差异显著,川西高原和攀西地区发生较少,盆地发生较多。从季节变化来看,霾天气在冬季多发,春秋季次之,夏季最少。从日变化来看,霾在白天的发生次数远高于夜间,11~21时为高发阶段,03~08时为低发阶段;10~12时成霾最多,01~07时和23时成霾较少;20时和23时消霾最多,06~09时消霾最少;90%的霾在8 h内消散。结合气象要素分析,霾发生次数在气温介于7~14℃时最多;根据能见度划分的轻微霾和轻度霾发生次数较多,重度霾发生次数较少;霾发生次数在相对湿度介于2%~33%时最低,在其介于34%~79%时随相对湿度的增大而增加。
|
关 键 词: | 霾 日变化 能见度 相对湿度 |
收稿时间: | 2022-07-08 |
|
| 点击此处可从《高原山地气象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高原山地气象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