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东南盆地中生界潜山天然气成藏模式 |
| |
作者姓名: | 甘军 季洪泉 梁刚 何小胡 熊小峰 李兴 |
| |
作者单位: | 1.中海石油(中国) 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研究院,海南 海口 5703112.中海石油(中国) 有限公司,北京 100010 |
| |
基金项目: | 中国海油“十四五”重大科技项目(KJGG2022-0103) |
| |
摘 要: | 琼东南盆地基底潜山勘探面临地质年代不清、储层非均质性强及成藏条件复杂等难题。通过开展区域大地构造演化、基底锆石测年、潜山储层描述及成藏动力分析,明确潜山储层发育区及有利成藏区。研究表明,在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及喜山运动叠加控制下,松南低凸起、陵南低凸起大面积发育印支期的花岗岩潜山储层,平面上北西、北东及近东西向三组断裂、裂缝交错切割成网,纵向上形成的风化带-裂缝带总厚度超300 m的双层结构,明确裂缝储层发育的关键因素为脆性矿物和双向流体改造。基于早渐新世古地貌及烃源岩沉积模拟实验研究,提高了崖城组陆源海相烃源岩TOC分布预测精度,明确了中央坳陷优质烃源灶分布规律。综合分析潜山-古近系储层、构造脊展布和崖城组烃源灶的时空配置关系,建立了“松南低凸起源外高潜山天然气长距离侧向有限运聚模式”及“陵南低凸起源边低潜山近距离高效运聚模式”,提出源边低潜山的L26-B是下步勘探的有利目标。
|
关 键 词: | 印支期 基底潜山 裂缝储层 陆源海相烃源岩 成藏模式 |
收稿时间: | 2021-10-11 |
修稿时间: | 2022-07-30 |
|
| 点击此处可从《现代地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现代地质》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