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宁武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的裂变径迹证据
作者姓名:黄志刚  郑庆荣  任战利  孙二虎  勾朝阳
作者单位:1.忻州师范学院 地理系,山西 忻州 0340002.西北大学 地质学系,陕西 西安 710069
基金项目: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901D111297);忻州师范学院一般研究项目(201721)
摘    要:为深入研究宁武盆地中-新生代的构造演化及煤层气资源的赋存条件,采集样品进行裂变径迹测试。锆石裂变径迹年龄为156~139 Ma,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为97~47 Ma。宁武盆地中-新生代的构造演化历史可分为3个阶段。晚侏罗世(156 Ma),盆地两翼的岩体开始缓慢隆升,核部坳陷沉积,到早白垩世晚期(100 Ma),宁武盆地古地温达到最高,烃源岩达到了生气高峰期。白垩世晚期-古新世(79~59 Ma),快速抬升剥蚀。之后,虽有短暂埋藏,但总体处于隆升状态。渐新世晚期(40~30 Ma)以来快速抬升到现今位置。宁武盆地抬升剥蚀具有空间上的不均衡性。北东部抬升剥蚀早于南部,周缘岩体隆升剥蚀速率大于核部。宁武盆地是在中生代山西地块上形成一系列雁行状排列的复背斜和复向斜的构造背景下,新生代受印度洋板块挤压欧亚大陆,两翼山体强烈抬升推挤作用形成,属于华北克拉通区域构造事件的响应。

关 键 词:裂变径迹  抬升剥蚀  中-新生代  宁武盆地
收稿时间:2021-12-07
修稿时间:2022-01-15
点击此处可从《现代地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现代地质》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