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沙大环礁四种大型海藻的光生理特征比较及其对升温的响应 |
| |
作者姓名: | 李刚 万明月 史晓寒 秦耿 麦广铭 黄良民 谭烨辉 邹定辉 |
| |
作者单位: | 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广东 广州 510301;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广东 广州 511458;应用海洋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广东 广州 510301;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 广东 广州 510006;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广东 广州 510301;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广东 广州 511458;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广东 广州 510301;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
| |
基金项目: | 科技部基础资源调查项目资助(2018FY1001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90853);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人才团队引进重大专项(GML2019ZD0407);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2A1515011461);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7B020217002) |
| |
摘 要: | 生活于珊瑚礁区的大型海藻可以与珊瑚一起为礁栖生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地, 它们在维护珊瑚礁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论文比较研究了生活于我国南海中沙大环礁区4种优势海藻的生化组分、光合特征及其对海水升温的生理响应,其中厚膜藻(Grateloupia ellipitica)和粉枝藻(Liagora samaensis)为红藻, 钙扇藻(Udotea flabellum)和仙掌藻(Halimeda discoidea)为绿藻。结果显示, 与绿藻相比, 红藻藻体叶绿素(Chl 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更低且含有藻胆素, 红藻的光补偿点(EC)和呼吸速率(Rd)均显著低于绿藻。海水升温提高了4种海藻的光能利用效率(α)、EC、Rd和日净光合固碳量; 同时, 升温还降低红藻的饱和光强(EK)、提高绿藻的最大光合放氧速率(Pmax)。结果还显示, 海水升温在光强较低时提高红藻的光合放氧速率, 光强较高时则降低其放氧速率; 升温也提高绿藻的光合放氧速率, 但光强变化对升温效应的影响不显著。基于4种海藻的光生理特征以及升温效应的种间差异性可见, 短时间升温(~4℃)有利于中沙大环礁区海藻的光合作用; 与绿藻相比, 该升温效应更有利于红藻。
|
关 键 词: | 光合特征 升温 大型海藻 中沙大环礁 |
收稿时间: | 2021-08-18 |
修稿时间: | 2021-10-08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热带海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热带海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