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西昆仑山黄土的岩石磁学特征及其磁化率增强机制
作者姓名:昝金波  杨胜利  方小敏  李香钰  王九一  张涛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盆地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北京,100085;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盆地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北京,100085;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摘    要:成壤过程中形成的细颗粒的软磁性矿物被认为是导致古土壤磁化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但近来的研究表明,在一些地区,尤其是靠近沙漠边缘的黄土-古土壤序列,源区对黄土磁化率的影响要远大于成壤作用。因此,有必要对不同地区、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典型黄土堆积进行详细的岩石磁学研究。日前,我们在西昆仑山北侧钻取了一根长达671m的岩芯,这为研究极端干旱区黄土的岩石磁学性质提供了难得的契机。本文对第一期黄土钻探得到的207m岩芯进行了详细的岩石磁学研究,结果表明: 昆仑山黄土的主要载磁矿物为磁铁矿和磁赤铁矿,同时还含有少量的针铁矿、赤铁矿;  该地区磁化率的变化主要受源区粗颗粒的软磁性矿物含量的影响,成壤作用形成的细颗粒磁性矿物对磁化率的贡献极小;  磁化率、粒度在0.5Ma左右急剧升高和变粗,主要与气候干旱化加剧有关。

关 键 词:昆仑山黄土  磁化率  干旱化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第四纪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第四纪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正在获取引用信息,请稍候...
正在获取相似文献,请稍候...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