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陕西金堆城斑岩钼矿含矿裂隙分布规律与成因
引用本文:任启江,吴俞斌,武耀城,周会群,徐兆文.陕西金堆城斑岩钼矿含矿裂隙分布规律与成因[J].矿床地质,1987,6(3):35-48.
作者姓名:任启江  吴俞斌  武耀城  周会群  徐兆文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地质系,南京大学地质系,南京大学地质系,南京大学地质系,南京大学地质系
摘    要:对金堆城斑岩钼矿含矿裂隙系统的定点等积测量数据用分块三次多项式汉梅特插值趋势面分析程序进行电算,编制了各主要成矿阶段的裂隙密度和含脉率等值线图以及裂隙产状等密图。研究结果表明:成矿期裂隙含脉率峰值区以矿化斑岩小岩体为中心向外逐渐降低,与钼品位变化趋势一致,这类裂隙是在斑岩造成的热应力破裂基础上,再经区域构造应力多次作用形成;成矿前和成矿后裂隙系统的含脉率极值区偏离或远离斑岩体,仅与区域构造应力作用有关。裂隙系统主导走向为北北西,成矿产生在以压应力为主的构造环境中,含矿裂隙系统的特征与成矿过程有密切的内在联系。

关 键 词:含脉率等值线  裂隙密度  热应力  渗透力  构造应力

Distribution Pattern And Origin Of Ore-Bearing Fissures In The Jingduicheng Po'rphyry Molybdenum Deposit,Shaanxi Promnce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矿床地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矿床地质》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