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泥炭地碳源汇功能与“双碳”目标
引用本文:张卉, 郭正堂, 赵艳. 泥炭地碳源汇功能与“双碳”目标[J]. 第四纪研究, 2023, 43(2): 324-335. doi: 10.11928/j.issn.1001-7410.2023.02.02
作者姓名:张卉  郭正堂  赵艳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新生代地质与环境院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29;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0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2207287和41888101);
摘    要:
自工业革命以来, 大气中CO2浓度快速升高导致了全球变暖, 并引发了一系列气候和环境问题。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倡导的目标; 而理解自然系统的碳源汇功能, 对实现这一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泥炭地是世界上分布最为广泛的湿地类型, 对全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其在实现"双碳"目标中的重要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这也使泥炭地碳循环研究成为前沿领域。本文简要回顾了国内外泥炭地碳循环的研究现状, 阐述了泥炭地的碳源汇特征(包括CO2净交换、CH4排放、溶解有机碳迁移、碳累积)、变化及驱动机制, 并对其在实现"双碳"目标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总体来说, 泥炭地碳循环对全球碳源汇估算具有重要的影响, 未来需进一步加强对泥炭地分布和碳库的研究, 强化泥炭地生态环境演变规律、碳循环-相关过程对气候变化的敏感度以及研究薄弱地区等的针对性研究。在此基础上, 科学地可持续管理和恢复退化泥炭地, 如人为水文调节, 以保持甚至增加其碳汇潜力和储存碳的稳定性, 可发挥泥炭地在"双碳"时代的最大碳汇潜力, 也将是减缓气候变暖经济而高效的途径之一。


关 键 词:泥炭地   碳循环   全球变化   碳中和
收稿时间:2022-10-10
修稿时间:2022-12-02
点击此处可从《第四纪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第四纪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