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干湿循环与盐溶液作用下红黏土-膨润土混合土体变与渗透特性
引用本文:朱考飞, 张可能, 贺勇. 2024. 干湿循环与盐溶液作用下红黏土-膨润土混合土体变与渗透特性[J]. 工程地质学报, 32(1): 19-27. doi: 10.13544/j.cnki.jeg.2021-0674.
作者姓名:朱考飞  张可能  贺勇
作者单位:①.有色金属成矿预测与地质环境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南大学),长沙 410083,中国;②.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长沙 410083,中国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号:41972282,41807253,42072318),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号:2019JJ5076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资助号:2019YFC1803600,2019YFC1805900),中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号:2021zzts0254),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资助号:CX20210272)
摘    要:
针对红黏土-膨润土混合土材料在干湿循环作用及复杂化学环境下的性能演化问题,开展了盐溶液入渗作用下红黏土-膨润土混合土的干湿循环试验研究,分析了干湿循环次数、膨润土掺入比、盐溶液浓度对压实混合土材料体变特征与渗透特性的影响,并结合压汞试验揭示了试样收缩变形与渗透系数变化的微观机制。结果表明: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压实红黏土-膨润土混合土试样累计收缩变形逐渐增大,收缩趋势随入渗盐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干湿循环过程中试样渗透系数呈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且随着盐溶液浓度增加而逐渐降低;增大混合土中膨润土掺量可以提高试样化学相容性,减少胀缩变形并减小渗透系数。
压汞试验表明,盐溶液入渗及干湿循环作用导致土体孔隙“双峰”分布特征减弱,土体中的大孔数量及孔径减小,小孔略有增多;随着入渗的盐溶液浓度增加,小孔变化不明显,而土体总孔隙率及大孔数量减小,进而导致土体收缩变形增大、渗透系数减小。


关 键 词:红黏土  膨润土  干湿循环  渗透系数  盐溶液  压汞试验
收稿时间:2021-10-12
修稿时间:2022-03-12
点击此处可从《工程地质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工程地质学报》下载全文
正在获取相似文献,请稍候...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