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琼嘉岗伟晶岩型锂矿矿物包裹体形成过程及其对熔-流体特征的指示 |
| |
引用本文: | 施睿哲, 赵俊兴, 何畅通, 秦克章, 赵永能, 曹明坚, 贾丽辉. 2024. 西藏琼嘉岗伟晶岩型锂矿矿物包裹体形成过程及其对熔-流体特征的指示. 岩石学报, 40(2): 450-464. doi: 10.18654/1000-0569/2024.02.05 |
| |
作者姓名: | 施睿哲 赵俊兴 何畅通 秦克章 赵永能 曹明坚 贾丽辉 |
| |
作者单位: | 1. 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29; 2.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 北京 100049; 3. 德国地学研究中心, 波茨坦 14473; 4. 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29 |
| |
基金项目: | 本文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37209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2023YFC2908400)、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2019QZKK0802、2019QZKK0806)和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202204910290)联合资助 |
| |
摘 要: | 
西藏琼嘉岗伟晶岩型锂矿是喜马拉雅地区发现的首例具有工业价值的伟晶岩型锂矿床, 该矿床的发现证实了喜马拉雅地区具有成为我国稀有金属战略基地的潜力, 也为喜马拉雅地区寻找伟晶岩型锂矿床提供了指示意义。本研究主要针对琼嘉岗锂矿花岗岩和伟晶岩中三种主要副矿物独居石、磷灰石和锆石中的矿物包裹体进行扫描电镜分析, 确定矿物包裹体种类、频率以及产状(与裂隙关系), 结合磷灰石中长石包裹体电子探针分析, 综合指示琼嘉岗锂矿熔-流体性质及演化过程。 研究表明: (1)琼嘉岗锂矿独居石、磷灰石和锆石中主要发育硅酸盐、氧化物、磷酸盐以及少量硫化物包裹体, 其中填充裂隙和穿切裂隙的富稀土矿物独居石和磷灰石包裹体均由热液蚀变形成, 而锆石放射性损伤强烈的区域中发育的远离裂隙的晶质铀矿和方钍石包裹体的形成也和流体作用相关; (2)电气石白云母花岗岩的磷灰石中发育钶钽铁矿以及烧绿石包裹体表明早期花岗岩岩浆富集铌和钽, 稀有金属包裹体的数量以及类型也对高演化的花岗岩和伟晶岩是否具有稀有金属成矿潜力以及矿化类型具有一定指示意义; (3)锂辉石伟晶岩磷灰石中发育异常高且变化大的An值的斜长石包裹体, 它们分别记录了磷灰石在结晶时对早期富钙熔体的捕获以及熔体的分异过程。本文的研究结果还表明副矿物中矿物包裹体的种类以及元素组成可以为高演化花岗岩-伟晶岩体系的熔-流体特征及演化提供指示意义。

|
关 键 词: | 琼嘉岗伟晶岩型锂矿 矿物包裹体 副矿物 斜长石 熔-流体特征 |
收稿时间: | 2023-08-02 |
修稿时间: | 2023-10-31 |
|
| 点击此处可从《岩石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岩石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