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甘肃环县楼房子遗址2012年发掘的披毛犀死亡年龄研究
引用本文:支媛, 景明, 汪洪, 王辉, 陈国科, 杜水生. 甘肃环县楼房子遗址2012年发掘的披毛犀死亡年龄研究[J]. 第四纪研究, 2024, 44(2): 466-479. doi: 10.11928/j.issn.1001-7410.2024.02.16
作者姓名:支媛  景明  汪洪  王辉  陈国科  杜水生
作者单位:1.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 100875;2.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上海 200433;3.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兰州 730050;4.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 100875;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 210008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项目(批准号:193108)资助
摘    要:
现代人在MIS 3成功扩散到全球各地,研究该阶段人类在不同气候环境下的生计行为有助于理解他们殖民成功的原因.目前在中国西北的黄土高原地区发现了一批出土化石的遗址,但其中大多数保存不佳,缺少科学发掘和绝对测年.甘肃环县楼房子遗址位于黄土高原腹地,在2012年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大量动物遗存.
对楼房子遗址2012年发掘获得的披毛犀牙齿进行研究,并结合其他地区已发表的关于古人类和犀牛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探讨晚更新世黄土高原地区狩猎采集人群的生计策略,结果表明,披毛犀是楼房子遗址先民的重要肉食来源,他们一直维持着稳定且合理的开发策略,重点关注成年个体,这种偏好披毛犀的传统一直延续到遗址被废弃.结合周边发现来看,在这一阶段,生活在黄土高原地区的古人类很可能对当地环境发展出了特殊的适应模式,披毛犀在他们的生计策略中占有重要地位.


关 键 词:楼房子遗址   披毛犀   死亡年龄模式   巨型动物   中国西北地区   黄土高原   动物考古学
收稿时间:2023-11-20
修稿时间:2024-01-20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第四纪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第四纪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