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我国中东部3-9月云-地闪电密度和强度分布特征
引用本文:宋敏敏,郑永光.我国中东部3-9月云-地闪电密度和强度分布特征[J].热带气象学报,2016(3):322-333.
作者姓名:宋敏敏  郑永光
作者单位: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81;2. 国家气象中心,北京 100081,国家气象中心,北京 100081
摘    要:我国比较完整的云-地闪电(简称地闪)活动的气候规律研究尚较缺乏。基于我国国家雷电监测定位网2009—2013年3—9月地闪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我国中东部地闪密度和强度的时空分布和不同等级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我国中东部总地闪密度空间分布同年平均雷暴日、卫星观测的闪电密度等的空间分布虽存在一些差异、但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我国中东部呈现3个显著的高地闪密度区和3个次高地闪密度区。总地闪密度候变化和日变化均为单峰型;总地闪日变化峰值为北京时间16时左右,正地闪峰值滞后总地闪约1小时;春季和上午时段正地闪占总地闪的比例较高。我国中东部99百分位的极端日总地闪密度、时总地闪密度、地闪强度分别为1.2次/(d×km~2)、0.8次/(h×km~2)、135.8 kA。总地闪高强度事件频率分布同正地闪高强度事件差异较大,大于39.1 kA的总地闪高强度事件发生次数最多的区域为珠江三角洲区域,而大于60.6 kA正地闪高强度事件发生次数最多的区域为四川东部。不同区域之间的日地闪密度和强度等级存在差异,长江中下游区域不同等级的日总地闪密度阈值最高;西南区域不同等级的总地闪强度阈值高于其他区域。研究结果为我国不同等级的雷电预报提供了气候统计基础。

关 键 词:气候学  云-地闪  统计方法  时空分布  地闪等级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热带气象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热带气象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