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新西兰科罗曼德尔半岛金(铜)矿床地质特征、成因及找矿意义
引用本文:王天刚,朱意萍,姚仲友,赵晓丹,郑璐.新西兰科罗曼德尔半岛金(铜)矿床地质特征、成因及找矿意义[J].地质通报,2014(Z1):318-327.
作者姓名:王天刚  朱意萍  姚仲友  赵晓丹  郑璐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
基金项目:中央地勘基金项目(编号:201130D06200123);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1212011120325)
摘    要:新西兰科罗曼德尔半岛火山岩带是世界知名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成矿省,也是新西兰最为重要的金银矿矿集区,在环太平洋成矿带内占有重要的地位。科罗曼德尔半岛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主要赋存于科罗曼德尔群中新世安山岩和英安岩中,矿化类型主要为石英脉型和角砾岩型2种。矿床的成矿流体特征表现出明显的大气降水特征,并显示有少量的岩浆水加入,成矿物质具岩浆来源特征,为石英±方解石±冰长石±伊利石亚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区内金矿成矿时代为16.3~2.0Ma,主要集中于7.0~6.0Ma之间,金矿的大规模形成与诺特兰德火山弧与科尔维—劳火山弧共同作用有关,区域构造背景由挤压转变为伸展环境的转折期,为金矿形成的高峰期。区内零星出露与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化有关的斑岩型铜矿化表明,该地区具有较好的斑岩型铜矿化潜力。

关 键 词: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  科罗曼德尔半岛火山带  新西兰  环太平洋地区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