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洞庭湖历史时期环境研究
作者姓名:杜耘  殷鸿福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湖北武汉 430077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No .KZCX3-SW -331,KZCX2 -SW -110 ),中国地质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基金项目 .
摘    要:洞庭湖在晚冰期以来经历了多次变化过程.晚更新世末至早全新世呈现深切河谷与零星洼地湖泊共存的河湖切割平原景观. 进入全新世暖期, 人类活动开始在洞庭湖平原地区频繁出现, 新石器时代皂市文化分布表明人类活动主要在洞庭湖周边地区; 大溪文化时期人类已在平原湖区中部开始渔猎活动; 屈家岭文化时期气候转暖, 洪水开始泛滥, 人类活动从洞庭湖平原中部退出; 至龙山文化时期, 气候干燥偏凉, 降水减少, 人类文化活动遗址向湖中推进, 湖泊三角洲有所发展, 湖面缩小.在以后的几千年里, 洞庭湖也同样经历了扩张与萎缩的变化. 

关 键 词:洞庭湖   历史时期   文化遗址   环境
文章编号:1000-2383(2003)02-0214-05
收稿时间:2002-05-08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科学》下载全文
正在获取引用信息,请稍候...
正在获取相似文献,请稍候...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