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秦岭金堆城大型斑岩钼矿床同位素及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
| |
作者姓名: | 郭波 朱赖民 李犇 许江 王建其 弓虎军 |
| |
作者单位: | 1. 西北大学地质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69 2.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厦门,361005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基金,南京大学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 |
| |
摘 要: | 文章系统研究了金堆城钼矿床的含矿钾长斑岩、围岩、矿石、矿石中的黄铁矿及矿化围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深入探讨了矿区成矿物质的来源.金堆城含矿斑岩的稀土元素分布和特征地球化学参数显示,金堆城含矿斑岩富集LREE(LaN/YbN=540~1684),轻、重稀土元素分馏较明显,Eu异常不明显或无Eu异常(δEu=070~096).矿石中黄铁矿富集LREE(LaN/YbN=315~2628),具有弱的Eu负异常,无Ce异常(δEu=064~081, δCe=088~103),并与金堆城含矿钾长斑岩和矿石具有一致的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和特征的地球化学参数,显示金堆城钼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与钾长斑岩同源.矿床铅、硫、碳和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综合研究表明,成矿物质来源于深部,与钾长斑岩同源.围岩在矿化和蚀变过程中元素的迁移计算结果表明,在热液成矿过程中Mo随成矿流体加入到围岩并使围岩发生蚀变和矿化.钼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钾长斑岩,围岩不提供成矿物质.金堆城含矿斑岩和钼矿化的发生处于秦岭造山带在中新生代的挤压-伸展转变期,受板片断离作用和壳幔边界附近发生的基性岩浆底侵作用影响,加厚的华北地块南缘下地壳物质发生熔融形成花岗质岩浆,并沿构造薄弱带上升到浅部侵位,形成金堆城等同熔型斑岩和斑岩型矿床.
|
关 键 词: | 地质学 同位素地球化学 元素地球化学 流体-岩石作用 金堆城钼矿床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矿床地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矿床地质》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