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塔河油田十区西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的宏观油水分布控制因素
引用本文:曾成, 陈本池, 李宗杰, 马学军, 薛明喜. 塔河油田十区西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的宏观油水分布控制因素[J]. 中国岩溶, 2020, (1): 71-79. doi: 10.11932/karst2020y001
作者姓名:曾成  陈本池  李宗杰  马学军  薛明喜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8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部油田处,北京10072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乌鲁木齐83000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乌鲁木齐83000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728
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研发项目(P15111,P18070-5);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研发项目(34400008-18-ZC0607-0030、34400008-18-ZC0607-0031)
摘    要: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的储层非均质性强,油水分布状况复杂.弄清其在区域尺度上(10 km× 10 km)的宏观油水分布规律,对于缝洞型油藏开发过程中的控水稳油意义重大.本文以塔河油田十区西为研究区,在全方位高精度三维地震数据处理、解释和反演的基础上,对岩溶古构造和开发过程中的油水动态进行综合分析,探讨研究区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的油水宏观平面分布格局的控制因素.结果 表明:研究区在加里东中期第Ⅰ幕岩溶发生期形成了相对均匀的古岩溶含水层,在海西早期油气充注进古岩溶含水介质以后,海西晚期发生的深部热液活动对缝洞体进行了封闭定容,造成缝洞分隔,并且奠定了目前油水在平面上的宏观分布格局.

关 键 词:塔河油田   碳酸盐岩   古岩溶   缝洞型储层   油水分布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岩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岩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