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桂林地区4万年来石笋高分辨率古生态变化记录
引用本文:李彬,袁道先,林玉石,张美良.桂林地区4万年来石笋高分辨率古生态变化记录[J].第四纪研究,2000,20(4):395-395.
作者姓名:李彬  袁道先  林玉石  张美良
作者单位:[1]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开放研 [2]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9632100),原地质矿产部重要基础资助!(批准号:9501104)
摘    要:在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的形成过程中,碳同位素的演化较氧同位素更复杂,一是来源的复杂,二是分馏机制复杂。但在一定条件下,即假设岩溶动力系统是开放的,CO2供应充分,岩溶水与母岩的作用时间不长,且洞穴碳酸钙是在同位素平衡分馏条件下形成的,那么,其δ11C值可以作为地表生态环境指标,即δ13C值越负,地表植被中C3植物的比例就越大,代表降水颇丰的气候条件;相反则可能代表地表植被中以C4植物为主,或为植被破坏的“石漠化”环境(由于气候的原因或人为原因所致)。通过盘龙洞1号和响水岩1号石笋的氧碳同位素记录的研究表明,石笋中的碳同位素记录与氧同位素记录有很好的一致性,当夏季风盛行、降水量较大时,石笋的δ13

关 键 词:古生态  桂林地区  高分辨率  石笋  地表植被  岩溶动力学  开放研究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  氧碳同位素  洞穴碳酸盐
收稿时间:2000-05-10
修稿时间:2000-05-10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第四纪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第四纪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