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安地震序列与大姚地震序列震源参数的对比研究 |
| |
作者姓名: | 刘丽芳 刘杰 苏有锦 |
|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空间和地球科学学院,安徽,合肥,230026;云南省地震局,云南,昆明,650041;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北京,100036 |
| |
基金项目: | 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云南省科技计划 |
| |
摘 要: | 2000年1月15日在云南省姚安县发生了MS6.5地震, 2003年7月21日和10月16日在云南省大姚县发生了MS6.2、 MS6.1地震。 这两个地震序列均发生在滇中块体, 震中位置相距42.5 km, 构造、 应力背景相似, 但序列类型不同, 时间间隔短。 为深入研究姚安地震和大姚地震序列的特征, 根据昆明区域数字台网记录的数字地震波资料, 利用遗传算法计算了2000年姚安地震和2003年大姚地震序列的震源参数。 研究结果表明, 姚安地震序列和大姚地震序列的地震矩和近震震级有很好的线性关系, 它们的地震矩M0均在1012~1014 N·m, 地震矩与震源半径之间呈线性关系。 应力降随震级变化不明显。 拐角频率和地震矩之间有明显的依赖关系, 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拐角频率和地震矩的关系式, 利用此关系式可计算出给定地震矩的拐角频率估计值fa, 进而可分析实际计算的拐角频率与估计值之差(fc-fa)的时间变化曲线。 姚安地震序列和大姚地震序列实际计算的拐角频率与估计值之差(fc-fa)及应力降随时间的变化表现出了不同的特征: 姚安地震序列的应力降和拐角频率差值在4.3级和4.6级强余震前均有一个上升-下降过程, 反映余震区应力场有一个增高-下降过程; 大姚地震序列应力降和拐角频率差值在MS≥4.6强余震发生之前均会出现高值异常, 但在MS4.6~4.7地震之前出现的高值异常持续时间短, 在MS6.1地震前出现的高值异常持续较长。 文中结合两个地震的发震构造, 序列类型等特征进行了分析讨论。
|
关 键 词: | 震源参数 姚安地震序列 大姚地震序列 遗传算法 |
文章编号: | 1000-3274(2006)01-0010-09 |
收稿时间: | 2005-06-06 |
修稿时间: | 2005-09-16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地震》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地震》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