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长江三峡库区和上游气候变化特点及其影响
引用本文:谢萍, 张双喜, 汪海洪, 吴腾飞, 蔡剑锋. 利用交叉小波技术分析三峡水库蓄排水过程对库区降雨量的影响[J].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9, 44(6): 821-829, 907. DOI: 10.13203/j.whugis20180410
作者姓名:谢萍  张双喜  汪海洪  吴腾飞  蔡剑锋
作者单位:1.武汉中心气象台, 湖北 武汉, 430074;2.武汉大学测绘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3.武汉大学地球空间环境与大地测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湖北 武汉, 43007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4021,41474093)
摘    要:
三峡大坝蓄水过程对邻近区域气候的影响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三峡大坝从2003年投入使用至今,水位从66 m上升至175 m,经历了3个蓄水阶段,为观测水库水位与库区降雨量相关性提供了极佳的窗口期。为了精准分辨两者在多周期多尺度的相互影响,基于三峡库区的4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的历史逐日降雨数据和三峡蓄排水过程水位变化数据,进行交叉小波分析,提取能量谱、凝聚谱和相位谱,展现两类数据时频域多尺度的相关细节。
结果表明,三峡大坝蓄排水过程对库区降雨有影响,第一期蓄水期最明显,表现为库区降雨年周期性相对减弱,高频模式增强;历史数据表明库区降雨主要表现为1.0 a主周期和2.0 a、4.0 a等多个次长周期;三期蓄水之后,库区降雨量的1.0 a主周期没有改变,而多个次长周期特征变化明显。交叉小波相位谱揭示水库蓄排水过程对库区降雨的人工调节和自然调节影响,前者表现为水位变化与降雨1.0 a主周期的完全反相,明显不同于蓄水之前的同相特征;后者表现为高频分量(1/128~1/32 a)的反相特征,其规模效应随大坝建成而增强。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巴东站与荆州站的降雨存在3.5 a次长周期的反相特征,可能是大坝蓄水后改变了水循环的范围。


关 键 词:三峡水库  交叉小波分析  降雨  水库水位  水库蓄排水
收稿时间:2018-08-10
点击此处可从《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