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湾白恶纪—第三纪界面的底栖有孔虫 |
| |
作者姓名: | LaiaAlegret 高莉玲 等 |
| |
摘 要: | 自Alvarez等(1980)提出白垩纪—第三纪(K—T)分界期出现一次火流星撞击事件之后 ,发生大规模生物灭绝的这个时期便引起人们的关注。撞击的影响是 :浮游有孔虫和钙质超微浮游生物大规模灭绝、全球Ir异常、形成契克苏卢博撞击坑、撞击坑附近出现可疑碎屑沉积。麦斯特里希特末期和丹麦早期 ,Laramide造出运动和SierraMadreOriental将细粒碎屑物质输送到墨西哥海盆东北部。坦皮科—米桑特拉海盆K—T界面碎屑沉积显示白垩系上统门德斯组近海泥灰岩和下第三系下统韦拉斯科组互层。此单元上方为年…
|
关 键 词: | 墨西哥湾 白恶纪 第三纪 微体古生物 底栖动物 有孔虫 浮游生物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