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柴西侏罗系滑叠构造的几何学特征、成因及环境意义
引用本文:钟建华,倪良田,李勇,邵珠福,毛毳,刘圣鑫,孙宁亮,郝兵,陈彬. 柴西侏罗系滑叠构造的几何学特征、成因及环境意义[J]. 地质学报, 2015, 89(8): 1367-1379
作者姓名:钟建华  倪良田  李勇  邵珠福  毛毳  刘圣鑫  孙宁亮  郝兵  陈彬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580;;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580;;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580;;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580;;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580;;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580;;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580;;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58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
摘    要:在柴达木盆地西部红沟子的侏罗系中发育了一种特殊的软沉积变形构造,与类双重构造和双曲构造有些相似,但又明显不同,除了叠片外,还有软变形褶皱及微型断层,这三者构成了滑叠构造的主体,我们把这种构造称之为“滑叠构造”。滑叠构造的主体是叠片,多呈直片状,少数呈“Z”形,有的尾部发育了燕尾构造或变形结。叠片的平均倾向301.2°,平均倾角54.71°。滑叠构造与软斜歪变形褶皱、砂岩岩脉、包卷层理等十余种软沉积变形构造一道产出。滑叠构造产在一套河道细砾岩、河道间炭质泥岩(页岩)、浅水三角洲砂泥岩、浅湖钙质泥岩、滑积岩和浊积岩序列中,其底部为棕红色的浅湖钙质泥岩和炭质泥岩,顶部为滑积岩,其成因密切与滑动牵引有关。结合其它共生、伴生构造认为滑叠构造是由地震引起的三角洲前缘半固结性沉积物沿滨浅湖沉积底层强力滑动牵引形成。滑叠构造的产状经过校正后平均倾向358°,倾角48°,指示滑动方向是自北向南,与目前阿尔金山的位置关系很匹配,也说明了侏罗纪是阿尔金山(可能是古隆起)就已经存在了。阿尔金山的造山作用在持续加强,并常常伴随地震作用,是滑叠构造形成的主要诱发因素。 滑叠叠片主要为分选很差的长石岩屑杂砂岩,有微弱变质, 层面可以见到绢云母. 滑叠构造产在一套河道细砾岩、河道间炭质泥岩 (页岩) 、浅水三角洲砂泥岩、浅湖钙质泥岩、滑积岩和浊积岩序列中, 其底部为棕红色的浅湖钙质泥岩和炭质泥岩, 顶部为滑积岩, 其成因密切与滑动牵引有关. 结合其它共生、伴生构造认为滑叠构造是由地震引起的三角洲前缘半固结性沉积物沿滨浅湖沉积底层强力滑动牵引形成的. 从滑叠构造的产状推测, 滑动方向是自北西301.2°向南东121°, 与目前阿尔金山的位置关系很匹配, 也说明了侏罗纪是阿尔金山(可能是古隆起)就已经存在了.

关 键 词:滑叠构造;软沉积变形;浊流;滑动滑塌;柴西
收稿时间:2013-10-18
修稿时间:2014-09-24

Characteristics,Genesis, and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of Sliding Overlapping Structures in the Jurassic Sediments of Western Qaidam Basin, China
ZHONG Jianhu,NI Liangtian,LI Yong,SHAO Zhufu,MAO Cui,LIU Shengxin,SUN Ningliang,HAO Bing and CHEN Bin. Characteristics,Genesis, and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of Sliding Overlapping Structures in the Jurassic Sediments of Western Qaidam Basin, China[J]. Acta Geologica Sinica, 2015, 89(8): 1367-1379
Authors:ZHONG Jianhu  NI Liangtian  LI Yong  SHAO Zhufu  MAO Cui  LIU Shengxin  SUN Ningliang  HAO Bing  CHEN Bin
Abstract:
Keywords:duplex-like structure   soft-sediment deformation   turbidity current   slumping and gliding   western Qaidam Basin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