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青藏高原夏季上空水汽含量演变特征及其与降水的关系
作者姓名:周顺武  吴萍  王传辉  韩军彩
作者单位: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 210044; 2. 安徽省气象局, 合肥 230061; 3. 河北省石家庄市气象局, 石家庄 050081
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经费(GYHY200906014);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10CB428505);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开放实验室基金项目(LPM2011015)~~
摘    要:利用青藏高原(以下简称高原) 近30 年(1979-2008 年) 14 个探空站的温度和湿度观测资料以及83 个地面台站的月平均降水资料,分析了高原夏季上空水汽含量与地面降水的联系以及高原地区的降水转化率问题。结果表明:1) 高原夏季水汽含量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随海拔高度增高而减少的特征,其中东北部为最大值,东南部为次大值,而西北部为最小值。夏季降水整体上由东南向西北递减;2) EOF分解表明,高原夏季水汽含量存在两种主要的空间分布型:即全区一致变化型和南北反向变化型,其中以唐古拉山脉北侧为界呈现出的水汽含量南北反向型与降水的第一特征向量场表现出的南北反向型在空间分布上十分相似;3) 在年际变化上,高原夏季水汽含量的南北反向型与降水的南北反向型之间存在较一致的对应关系:即水汽含量出现南多北少时,高原南部降水普遍偏多而北部降水普遍偏少,反之亦然;4) 高原夏季平均降水转化率在3%~38%之间,其空间差异非常明显,高原南部降水转化率明显大于北部地区。

关 键 词:青藏高原  水汽含量  降水  降水转化率  
收稿时间:2011-08-24
修稿时间:2011-09-26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理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理学报》下载全文
正在获取引用信息,请稍候...
相似文献(共20条):
[1]、周顺武,吴萍,王传辉,韩军彩.青藏高原夏季上空水汽含量演变特征及其与降水的关系(英文)[J].地理学报(英文版),2012,22(5):795-809.
[2]、赵光平,姜兵,王勇,沈新勇.西北地区东部夏季水汽输送特征及其与降水的关系[J].干旱区地理,2017,40(2):239-247.
[3]、郑斯中,杨德卿.中国大陆上空的水汽含量[J].地理学报,1962(2).
[4]、郑斯中,杨德卿.中国大陆上空的水汽含量[J].地理学报(英文版),1962(2).
[5]、季国良 江灏.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的水汽分布特征[J].干旱区地理,1989,12(1):16-24.
[6]、巩宁刚,孙美平,闫露霞,宫鹏,马兴刚,牟建新.1979-2016年祁连山地区大气水汽含量时空特征及其与降水的关系[J].干旱区地理,2017,40(4):762-771.
[7]、杨梅学,姚檀栋,田立德,鲁安新.藏北高原夏季降水的水汽来源分析[J].地理科学,2004,24(4):426-431.
[8]、俞烜,杨贵羽,周祖昊,王建华,秦大庸.天津夏季降水演变规律及其城市效应[J].地理科学进展,2008,27(5):43-48.
[9]、郭玉琳,赵勇,周雅蔓,黄秋霞,余贞谊,顾张杰.新疆天山山区夏季降水日变化特征及其与海拔高度关系[J].干旱区地理,2022,45(1):57-65.
[10]、施小英,施晓晖,毛嘉富.夏季东亚地区水汽输送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对中国东部降水的影响[J].地理学报,2009,64(7):861-870.
[11]、崔玉琴.东北地区上空水汽平衡状况及其源地[J].地理科学,1995,15(1):80-87.
[12]、刘焕才,许芃,李曼.山西夏季不同等级降水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要素研究[J].地理科学,2021,41(3):544-552.
[13]、卢鹤立,邵全琴,刘纪远,王军邦,陈卓奇.近44年来青藏高原夏季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J].地理学报,2007,62(9):946-958.
[14]、唐佑民.我国西北夏季降水异常与太平洋海温季节演变的关系[J].地理学报,1992,47(5):419-429.
[15]、潘锋,何大明,曹杰,陆颖.夏季怒江流域水汽输送多支特征及对降水影响[J].地理学报,2023,78(1):87-100.
[16]、宋瑶,周顺武,王传辉,李耀辉,黄莹.中国西北地区东部夏季不同等级降水时间演变特征[J].中国沙漠,2018,38(1):182-191.
[17]、丁明军,张镱锂,刘林山,张玮,王兆锋,摆万奇.青藏高原植被覆盖变化与降水关系[J].地理学报(英文版),2007,17(3):259-268.
[18]、余忠水,康世昌,蒋建莹.青藏高原夏季夜雨率空间分布及其变化特征[J].山地学报,2011,29(5).
[19]、柏晶瑜,徐祥德.青藏高原大气水汽收支特征及影响[J].地理学报(英文版),2004,14(1).
[20]、蒋兴文,李跃清,王鑫.中国地区水汽输送异常特征及其与长江流域旱涝的关系[J].地理学报,2008,63(5):482-4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