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建水腊里河超基性岩地质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
| |
作者姓名: | 刘娇 周洋 郭宏杰 熊昕 李德威 |
| |
作者单位: | 1.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湖北武汉430083; 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3.武汉地质资源环境工业技术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74;,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青藏高原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4 |
| |
基金项目: | 中国地质调查局:云南1∶5万龙朋等六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编号:1212011220400)。 |
| |
摘 要: | 川滇黔等地在二叠世晚期发生峨眉山玄武岩短期内大规模溢流喷发。滇西地区发育的镁铁—超镁铁质岩均被认为是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产物,但在滇东地区却一直缺少该类岩石组合的报道。本文在滇东建水地区首次发现了腊里河超基性岩体,通过LA-ICP-MS锆石UPb定年分析表明该超基性岩先期形成年龄为(246±5.2)Ma,为晚二叠-早三叠世的产物,后期中侏罗世晚期(169.6±2.0)Ma(MSWD=3.5)发生岩浆活化。该超基性岩Mg#值平均为78.73,稀土元素表现出略微右倾的平坦型特征,Rb、Sr、Ba、P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富集,高场强元素Zr、Hf相对亏损,Ta异常富集。其地化特征表现出富集型地幔源区特征,与峨眉山玄武岩成因关系密切。晚二叠世建水地区由于地幔柱活动形成地表溢流玄武岩,在深部岩浆房由玄武质岩浆结晶分异作用形成超基性侵入岩,到中侏罗世晚期,伴随着华南地区发生多期次构造运动,先前存在于岩浆房中的超镁铁质岩经过后期热液改造活化,沿着断层裂隙侵入地表。
|
关 键 词: | 超镁铁岩 锆石U-Pb测年 大火成岩省 热液改造 云南建水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贵州地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贵州地质》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