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源区阿尼玛卿山典型冰川表面高程近期变化 |
| |
作者姓名: | 蒋宗立 刘时银 郭万钦 李晶 龙四春 王欣 魏俊锋 张震 吴坤鹏 |
| |
作者单位: | 湖南科技大学 煤炭资源清洁利用与矿山环境保护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 湘潭 411201;云南大学 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091;云南大学 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091;中国科学院 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 兰州 730000;中国科学院 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 兰州,730000;湖南科技大学 煤炭资源清洁利用与矿山环境保护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 湘潭,411201;云南大学 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院,云南 昆明,650091 |
| |
基金项目: | 科技部专项项目(2013FY1114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1067 |
| |
摘 要: | 阿尼玛卿山位于青藏高原的东缘,是黄河源区冰川分布比较集中的区域。该区域的冰川物质平衡变化研究对于冰川水资源评估及冰川对气候变化响应研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通过TerraSAR-X/TanDEM-X数据的干涉测量方法获得阿尼玛卿山区冰川的高分辨、高精度的数字高程模型(DEM),与SRTM DEM进行差分获得该区域冰川2000年至2013年间的表面高程变化。对比发现:近13 a来该区域典型大冰川表面高程整体均有所下降,唯格勒当雄冰川末端区域冰川表面高程平均下降(4.16±3.70)m,冰舌中部表面高程有所增加,冰川末端区域表碛覆盖范围有所增加;哈龙冰川表面高程从末端往上呈递减下降的趋势,平均下降(8.73±3.70)m;耶和龙冰川表面平均下降了(13.0±3.70)m,但从冰川末端往上1.6 km区段表面高程平均增加约25 m,冰舌中部表面高程下降明显,对比冰川编目数据、Landsat TM图像可知,该冰川在2000年至2009年间发生过跃动,冰川末端位置前进了约500 m。总体来说,即使存在个别冰川前进现象,该区域冰川在近13 a间仍处于退缩状态。
|
关 键 词: | 阿尼玛卿山 SRTMDEM TanDEM-X 干涉测量 冰面高程变化 |
收稿时间: | 2017-10-13 |
修稿时间: | 2018-01-18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冰川冻土》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冰川冻土》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