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分子化石在寒武—前寒武纪地层中的异常分布及其生物学意义
引用本文:张水昌,J.M.Moldowan,Maowen Li,边立曾,张宝民,王飞宇,何忠华,王大锐.分子化石在寒武—前寒武纪地层中的异常分布及其生物学意义[J].中国科学D辑,2001,31(4).
作者姓名:张水昌  J.M.Moldowan  Maowen Li  边立曾  张宝民  王飞宇  何忠华  王大锐
作者单位: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Department of Ge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tanford University,
3. Geological Survey of Canada,3303-33St. NW Calgary, Alberta T2L 2A7,
4.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5. 石油大学地球科学系,
基金项目:美国Stanford大学Stanford China Industrial Affiliates 和Stanford Molec
摘    要:甲藻甾烷、4-甲基甾烷、24-降胆甾烷及C28甾烷等常被作为沟鞭藻和硅藻的生 物标志,所以它们在中生代以来的地层中常常具有很高的浓度.然而,这些公认具有特 殊结构和局限生源的化合物却在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和震旦系含较高有机质丰度的岩石 抽提物中普遍存在,且具有异常高的浓度.这种结果意味着某些浮游藻如沟鞭藻和硅 藻可能具有更古老的前驱种属,在塔里木盆地和4井及肖尔布拉克剖面寒武系地层中 观察到的一些异常的藻化石,为这种推测提供了可能的生物学证据.

关 键 词:甲藻甾烷  三芳甲藻甾烷  24-降胆甾烷  沟鞭藻  硅藻  寒武纪  塔里木盆地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