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川西地区中二叠统—中三叠统古生态研究
引用本文:肖传桃,龚丽,梁文君.川西地区中二叠统—中三叠统古生态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2014(7).
作者姓名:肖传桃  龚丽  梁文君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国家专项“四川西部海相二叠系—三叠系层序地层与岩相古地理”(编号:2009QYXQ09)资助
摘    要:研究区内二叠系—三叠系生物化石较丰富,门类有腕足类、蜓类、珊瑚、菊石、牙形石、双壳类及有孔虫等。这些生物门类明显受沉积环境控制。对研究区内中二叠统—中三叠统的古生物化石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埋藏特征研究,根据生物化石在时间与空间上的组合特征,将研究区中二叠统—中三叠统生物群划分为17个生物群落,并论述了各群落的组成、结构和环境特征。研究表明,不同生态类型的群落其分布的地理位置有一定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2个大的区块,即分别分布于研究区的主体区块和其边缘区块,前者以底栖固着型为特征,后者以游泳型及底栖游移型为特征。根据化石群落与沉积特征的组合情况,识别出6种类型的生物相,并总结了其生物相模式,阐述了各生物相中的生物类别、生态类型、典型群落以及对应的沉积相等特征。化石群落的划分和分析对于四川盆地二叠纪—三叠纪的古环境、古地理及其演化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生物相的研究对于研究区古生物地理学和古板块构造的恢复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 键 词:群落  生物相  沉积相  四川西部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