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基于InSAR分析2015年尼泊尔MW7.8地震形变场特征及断层滑动分布反演
作者姓名:徐小波  马超  洪顺英  连达军  张迎峰
作者单位:1.苏州科技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 苏州 215009;
2.河南理工大学, 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 河南 焦作 454000;
3.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北京 100036;
4.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2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01515); 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LED2018B04)
摘    要: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了MW7.8地震, 本文基于震前、 震后两景Sentinel-1A雷达影像, 采用D-InSAR两轨差分干涉法提取了此次地震的同震形变场。 结果显示, 同震形变场位于喜马拉雅造山带—主边界逆冲断裂(MBT)和主前锋逆冲断裂(MFT)附近, 形变场整体表现为自西北向往东南方向延伸近150 km的纺锤形包络状, 以大面积隆起抬升形变为主, 视线向最大隆升形变达1.18 m, 抬升区北侧存在一小沉陷区, 以InSAR观测值定位同震最大形变中心。 基于均匀介质弹性半空间模型(Okada模型)与InSAR观测数据反演了断层滑动分布。 反演结果表明该地震属于典型逆冲型地震, 发震断层为主喜马拉雅逆冲断裂(MHT), 同震破裂从主喜马拉雅逆冲断裂(MHT)向上沿着主前锋逆冲断裂(MFT)传递。 基于InSAR同震形变场局部形变细节, 结合震区地质背景、 断裂分布及断层运动特征, 获得了同震破裂拟出露地表迹线。

关 键 词:2015年尼泊尔MW7.8地震  D-InSAR  同震形变场  滑动分布反演  
收稿时间:2019-12-19
点击此处可从《地震》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震》下载全文
正在获取相似文献,请稍候...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