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放度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姓名:马卫  黄晓燕  曹小曙
作者单位:1.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2 陕西师范大学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研究院, 陕西 西安 710119;3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城镇化与国土环境空间模拟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 710119; 4 陕西师范大学全球区域与城市研究院,陕西 西安 71011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831284)
摘    要:“一带一路”开启了中国对外开放新格局;并对沿线国家及全世界的共同发展和繁荣会产 生重大影响。基于 2000—2015 年“一带一路”沿线 66 个国家的面板数据;构建开放度综合评价指 标体系;采用核密度估计、标准差椭圆、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及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一带一 路”沿线国家开放度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2000—2015 年“一带一路”沿线开放度 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且差异逐渐缩小。(2)开放度的重心在移动方位上分为两个阶段:2000— 2008 年重心向西北方向移动;而 2008 年之后重心逐渐向偏东方向移动。(3)开放度存在明显的空间 差异;西北部开放度较高;而中部和南部开放度相对较低。(4)开放度在全局上存在显著的空间自 相关性。热点区集中于新加坡和塞浦路斯 2 国;冷点区主要集中在中国、中亚和南亚。(5)动态空间 杜宾模型(DSDM)分析表明;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陆路交通和港口对开放度均存在长短期效 应以及直接、间接效应。

关 键 词:开放度  时空格局  动态空间杜宾模型  “一带一路”
收稿时间:2019-10-12
修稿时间:2020-04-22
点击此处可从《干旱区地理》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干旱区地理》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正在获取相似文献,请稍候...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