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舟山地区春季海雾的形成和微物理结构
引用本文:杨中秋,许绍祖,耿骠.舟山地区春季海雾的形成和微物理结构[J].海洋学报,1989,11(4):431-438.
作者姓名:杨中秋  许绍祖  耿骠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摘    要:1985年4-5月在舟山海域对春季海雾的形成和微物理结构进行了现场观测研究.初步结论是海雾由西南或东南暖气流在冷海面上平流冷却形成,有利的天气形势有:鞍型气压场、冷锋、气压东高西低、切变线和弱低压的暖区.海雾的微物理结构因气流来向不同而有差异,可分为两类.在受陆地影响的西及西南气流中的大陆性雾,雾滴浓度较大,达48个/厘米3;雾水中含有较多的NH4+和SO42-,较少的C1-相反,海洋性的东南气流中的海洋性雾,雾滴浓度较低,仅31个/厘米3,NH4+和SO42-的含量少,但要C1-的含量多两类雾中,滴谱分布密度函数也是不相同的.但含水量无多大差别平均为0.10-0.15克/米3,最大值可达0.5克/米3.

关 键 词:海雾  微物理结构  春季舟山
收稿时间:1987/8/15 0:00:00
修稿时间:1988/2/25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