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西太平洋地区连续GPS整体网络最初结果
引用本文:T.Kato,Y.Kotake,S.Nakao,J.Beavan,K.Hirahara,M.Okada,M.Hoshiba,O.Kamigaichi,R.B.Feir,P.H.Park,M.D.Gerasimenko,M.Kasahara,王庆良,王文萍.西太平洋地区连续GPS整体网络最初结果[J].世界地震译丛,1998(5):60-64.
作者姓名:T.Kato  Y.Kotake  S.Nakao  J.Beavan  K.Hirahara  M.Okada  M.Hoshiba  O.Kamigaichi  R.B.Feir  P.H.Park  M.D.Gerasimenko  M.Kasahara  王庆良  王文萍
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第二地形变监测中心,中国地震局第二地形变监测中心
摘    要:为了研究西太平洋地区的构造形变特征,在此建立了一个连续的GPS跟踪网络,并命名为西太平洋整体GPS网络(WING)。1995年至1997年3月该网共建有10个新站点。我们利用该网1995年7月到1996年10月的观测资料和国际GPS地球动力学服务(IGS)全球站的数据来估算各站点的日坐标,并采用自由基准方法以获取最优基线解。为了将估算的坐标归算到地球参考框架上,我们根据Heki(1996)的估算结果,假设筑波IGS站点正相对稳定的欧亚板块以约2cm/a的速度向西运动。我们发现:(1)海洋板块内各站点的运动速度与刚性板块运动模型吻合得很好;(2)板块边界附近站点的运动受到板块边界形变的影响。在这些板块边界中,马里亚纳和冲绳海沟的弧后隆起(扩张)清晰可辨;(3)位于东亚地区的各站点正相对稳定的欧亚板块向东到东南方向运动,反映了印度板块和亚洲板块北向碰撞的长距离效应。

关 键 词:西太平洋地区  GPS  整体网络  构造变形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