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1860-2005年伊塞克湖水位波动与区域气候水文变化的关系
作者姓名:王国亚  沈永平  秦大河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 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冰冻圈与环境联合重点实验室, 甘肃, 兰州, 730000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 , 中国沙漠气象科研项目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
摘    要:应用吉尔吉斯坦天山伊塞克湖1860-2005年的湖水位资料及土尤克苏冰川雪线和卡拉库里气象站1879-1998年的观测资料,分析了伊塞克湖145 a来水位波动的主要原因及区域气候变化特征,并与中国新疆天山地区的博斯腾湖及1号冰川雪线变化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天山伊塞克湖地区近百年来气候一直处于暖干化过程,1986年以后气候有转向暖湿的迹象.这种现象是与我国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相对应的,是转型在空间上的向西扩展.分析认为,气候变化的暖湿转型原因主要是全球变暖导致全球水循环速度加快,西风环流和印度洋环流带来的水汽含量增加,导致了该区降水量增加;也与气候变暖使局地蒸发量加大,降水机会增多而引起降水量增加等因素有关.

关 键 词:伊塞克湖  湖水位变化  冰川雪线  气候变暖  气候转型  
文章编号:1000-0240(2006)06-0854-07
收稿时间:2006-09-08
修稿时间:2006-10-28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冰川冻土》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冰川冻土》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正在获取引用信息,请稍候...
正在获取相似文献,请稍候...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