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清河口海域泥沙运动特征 |
| |
引用本文: | 陈斌, 黄海军, 梅冰. 小清河口海域泥沙运动特征[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9, 29(5): 35-42. doi: 10.3724/SP.J.1140.2009.05035 |
| |
作者姓名: | 陈斌 黄海军 梅冰 |
| |
作者单位: | 1 国土资源部 海洋油气资源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 青岛 266071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海洋环流与波动重开放研究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
| |
摘 要: | 根据莱州湾内小清河口海域的悬沙和底床的粒径、含沙量及潮流的观测资料,探讨了该海域的悬沙运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含沙量总体趋势为由岸向海逐渐增大,并呈现出北高南低的分布特点,其中河口东北海域为含沙量高值区。近岸悬沙主要受底质沉积物的影响,而离岸较远海域悬沙可能主要是源于相邻浅水区海域悬浮颗粒在流场作用下从外海运移而来。河口北部海域表底层含沙量基本一致;而南部海域底层含沙量远大于表层。大潮含沙量远大于小潮含沙量,含沙量存在随潮流增大而增大的总趋势。小清河口泥沙主要来源于黄河口再悬浮泥沙的输运及近岸浅滩局部搬运。
|
关 键 词: | 含沙量 潮流 泥沙粒径 小清河口 |
收稿时间: | 2009-02-13 |
修稿时间: | 2009-06-12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