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宙-元古宙界限基性火山岩Nb/Ta比值变化及其对地球Nb/Ta平衡的指示意义 |
| |
作者姓名: | 刘勇胜 高山 王选策 胡圣虹 王建其 |
| |
作者单位: |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430074;西北大学地质系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开放实验室,西安,710069 2.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430074 3. 西北大学地质系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开放实验室,西安,710069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003004,40373013,4013302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批准号:2003CB716501)中国地质大学壳幔作用与成矿研究实验室及西北大学地质系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开放实验室基金共同资助 |
| |
摘 要: | 华北克拉通前寒武纪基性火山岩HFSE和REE具有明显的A(太古宙)-P(元古宙)界限变化. 新太古代基性火山岩HFSE与TiO2相关性较弱, Nb/Ta比值高(18.8±1.2), 可能形成于正常橄榄岩在石榴石稳定域内的部分熔融作用. 古元古代基性火山岩的HFSE含量明显高于新太古代基性火山岩, 且HFSE含量与TiO2高度正相关, Nb和Ta发生分异(平均Nb/Ta=15.6±2.9). 古元古代基性火山岩显著增高的HFSE和REE含量及其与TiO2之间的显著相关性指示其地幔源区发生了富Ti矿物参与的交代富集作用. 统计研究表明, 华北克拉通前寒武纪基性火山岩HFSE所表现的A-P界限具有全球性. 全球2.5Ga以前的基性火山岩总体具有高于或接近于原始地幔的Nb/Ta比值(17.8±1.9), 而元古宙基性火山岩的Nb/Ta比值仅为14.7±4.1, 与大陆总地壳估值(11~17.5)接近. 因此, Nb/Ta在亏损地幔和大陆地壳中的非补偿特征应主要形成于后太古宙. 太古宙基性火山岩可能是平衡后太古宙大陆地壳和亏损地幔低Nb/Ta比值的地球化学储库之一.
|
关 键 词: | 基性火山岩 Nb/Ta比值 A-P界限变化 |
收稿时间: | 2003-10-23 |
修稿时间: | 2003-10-23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学D辑》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学D辑》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