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RS和GI S的三峡库区滑坡易发程度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关系研究
引用本文:叶润青,李士垚,郭飞,付小林,牛瑞卿.基于RS和GI S的三峡库区滑坡易发程度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关系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英文版),2021,29(3):724-733.
作者姓名:叶润青  李士垚  郭飞  付小林  牛瑞卿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中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武汉430205,中国;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宜昌443002,中国;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武汉430074,中国;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宜昌443002,中国;防灾减灾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三峡大学),宜昌443002,中国
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课题2009AA122004国家"863计划"课题2012AA121303三峡后续工作地质灾害防治项目0001212020CC60002三峡后续工作地质灾害防治项目0001212018CC6000010三峡后续工作地质灾害防治项目0001212012AC5002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0729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01013防灾减灾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18KJZ04
摘    要:三峡工程建设以来,库区土地利用类型发生重大变化。为深入研究三峡库区蓄水以来滑坡发育与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关系,本文利用不同时期(1987年、2000年和2010年)卫星影像,研究三峡库首区秭归至巴东段长江干流土地利用类型变化,采用滑坡面积模数比(Rsi)分析滑坡发育与土地类型及变化的关联性。结果表明:(1)在1987~2010年间,研究区植被覆盖率持续下降,居民建筑区面积和耕地面积不断增长,蓄水后水域面积扩大了1倍;(2)植被区、耕地和居民建筑区的滑坡Rsi依次增大,滑坡Rsi随着人类活动强度增强而增大,表明滑坡发育与人类活动强度呈正相关性;(3)依据Rsi值大小,将研究区滑坡易发程度分为高、中和低3个区,滑坡主要分布在高、中易发程度区,与实际情况较吻合。因此,在开展库区滑坡风险评估时,需要考虑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这一因素。研究结果以期为三峡库区土地利用规划、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理论支撑。

关 键 词:遥感影像  土地利用  滑坡面积模数比  滑坡易发程度  三峡库区
收稿时间:2020-03-18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工程地质学报(英文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工程地质学报(英文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