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青藏高原东缘活动断裂带地壳岩体构造损伤特征与模式讨论
引用本文:伍纯昊,崔鹏,李渝生,易树健.青藏高原东缘活动断裂带地壳岩体构造损伤特征与模式讨论[J].工程地质学报(英文版),2021,29(2):289-306.
作者姓名:伍纯昊  崔鹏  李渝生  易树健
作者单位:①.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成都 610041,中国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QYZDY-SSW-DQC006第2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2019QZKK09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410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20104002
摘    要:活动断裂带强烈复杂的构造运动会对地壳岩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这些损伤能够显著影响地震破裂、地貌演化和地质灾害等地质过程,并对工程岩体稳定有较大影响,但目前鲜见对大型活动断裂地壳岩体构造损伤的深入研究。本文首次提出地壳岩体构造损伤的科学概念,揭示其具有不可逆性、累积性、非均匀性与愈合性。通过对青藏高原东缘鲜水河断裂带等6条主要活动断裂带大范围岩体露头的实测分析,采用构造结构面面密度作为表征构造损伤的定量指标,将断裂带地壳岩体划分为损伤带与围岩,测得最宽损伤带达3100 m。分析了地壳岩体损伤分布特征、变形破裂特征和损伤分布影响因素,取得如下认识:(1)损伤带主要沿活动性较强的主断裂分布,其内部具有高、低损伤区交替的分区损伤特征;(2)损伤带与围岩岩体分别表现为高应变速率与低应变速率状态下脆性损伤特征,损伤带的形成与断裂近期区域应力场密切相关;(3)表征断层发展阶段的累积位移量控制损伤带的总体规模,而其局部变化主要受控于断裂的几何展布与岩石性质;(4)提出了典型活动断裂带地壳岩体构造损伤模式。研究成果可为地震动力学、构造地貌、地质灾害和大型工程建设等提供约束地壳岩体结构的科学证据,有助于深化对活动断裂带地壳岩体力学环境的认识和理解。

关 键 词:青藏高原东缘    活动断裂带    地壳岩体构造损伤    断层损伤带    构造结构面
收稿时间:2021-03-01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工程地质学报(英文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工程地质学报(英文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