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南段安林地区侵入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 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
| |
作者姓名: | 余智慧 吴园园 王巧玲 王剑锋 陈昊龙 王明明 祝少辉 陈春景 王昊 袁要伟 李玉芹 |
| |
作者单位: | 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七地质大队,郑州,450016;河南省有色金属矿产探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郑州,450016,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七地质大队,郑州,450016 |
| |
基金项目: | 本文为河南省财政地质勘查项目“任村幅、岳城幅1∶5万区域地质、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项目(编号:豫国土资发﹝2013﹞7号)的成果 |
| |
摘 要: | 太行山南段安林地区中生代侵入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表明侵入岩形成于129. 1±1. 0~129. 7±1. 1 Ma,属于早白垩世,与太行山其他地区乃至整个华北地区侵入杂岩体具有相近的形成年代,表明在晚中生代太行山地区与华北地区经历了相同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和构造环境,即南太行山地区处于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减薄范围之内。安林地区中生代侵入岩轻稀土总量(LREE平均为113. 71×10-6)明显高于重稀土总量(HREE平均为11. 97×10-6),具有相对明显的富集轻稀土元素的右倾型配分形式、Eu的弱正异常及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富集的特征,且具有Sr、Ba含量高、Sr/Y、(La/Yb)N比值高的特征,表明壳幔岩浆混合是太行山南段安林地区中生代岩浆作用的主要成因机制。
|
关 键 词: | 太行山南段 安林地区 中生代侵入岩 壳幔岩浆混合 |
收稿时间: | 2021-09-24 |
修稿时间: | 2022-03-03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论评》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论评》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