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南极东普里兹湾地区麻粒岩变质过程中的再造作用、流体和部分熔融作用的意义
引用本文:强小科.南极东普里兹湾地区麻粒岩变质过程中的再造作用、流体和部分熔融作用的意义[J].世界地质,1995(1).
作者姓名:强小科
摘    要:普里兹湾RauerGroup-BrattstrandBluffs沿海地区高级变质片麻岩基底在地质构造、变质作用和叠覆作用等方面呈现复杂特征。这既反映出单一旋回麻粒岩的存在,又有薄层交错多相或再造麻粒岩的存在。前者仅记录了与恩德贝地、肯普地和雷诺地区变质作用相关的约1000Ma时期的区域地质事件;后者保存了与早期高级变质事件有实质关系的原始变质组合。在RauerGroup被三个世代的变形变质基性岩脉穿切的部分再造或多相麻粒岩中,包括了含假蓝宝石的变质泥岩,这种变质泥岩记录了1000℃和1.0~1.3GPa而后又转为高温减压至约0.8GPa的早期变质事件。太古代以长英质片麻岩为主体的岩石类型具有Y和REE亏损的地球化学单元,在相邻的VestflodBlock地区没有发现这一单元。在1000Ma时的中元古到晚元古的变质历史能很好地从由具有元古代模式年龄的连续层状片麻岩中识别出来。在RauerGroup,这些连续岩层含有石榴石-矽线石变质泥岩和硅灰石-方柱石钙硅酸盐岩。它们限定了0.8~0.9GPa和850℃的峰期环境和后期在高于750~800℃条件下降压到0.5~0.6GPa的环境。在BrattstrandBlu

关 键 词:再造作用,结构,流体,降压作用,堇青石,熔融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