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华南深水区埃迪卡拉系-寒武系界线制约:来自留茶坡组顶部锆石CA-ID-TIMS U-Pb年龄证据
引用本文:王伟,周明忠,储著银,许俊杰,李潮峰,罗泰义,郭敬辉.华南深水区埃迪卡拉系-寒武系界线制约:来自留茶坡组顶部锆石CA-ID-TIMS U-Pb年龄证据[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0(6):819-831.
作者姓名:王伟  周明忠  储著银  许俊杰  李潮峰  罗泰义  郭敬辉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院;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海洋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673061、41462001、41688103);中国科学院仪器设备功能开发项目(编号:IGG201803)资助
摘    要:华南埃迪卡拉系-寒武系界线位置的确定及埃迪卡拉系-寒武系过渡地层高精度时间框架的构建是迄今尚未完好解决的科学问题.于贵州江口平引剖面留茶坡组顶部发现的两层钾质斑脱岩对于构建华南扬子地台埃迪卡拉系-寒武系过渡地层时间框架及确定该区埃迪卡拉系-寒武系的界线位置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对这两层钾质斑脱岩锆石进行CA-ID-TIMS U-Pb定年,结果将两层钾质斑脱岩的年龄分别精确地限定为(536.40±0.47/1.1/1.2)Ma(2σ,n=7,MSWD=0.92)和(541.48±0.46/1.1/1.2)Ma(2σ,n=8,MSWD=1.3).基于这一CA-ID-TIMS U-Pb年代学结果,结合该剖面硅质岩有机碳同位素分析数据,将华南扬子地台深水区埃迪卡拉系-寒武系界线位置制约在留茶坡组顶部两层钾质斑脱岩之间具有显著有机碳同位素负漂移的层位.华南深水区埃迪卡拉系-寒武系界线的确定对于揭示埃迪卡拉纪末期-早寒武世早期海洋环境信息具有重要对比意义.

关 键 词:留茶坡组  扬子地台  埃迪卡拉纪-寒武纪  CA-ID-TIMS  有机碳同位素

Constraints on the Ediacaran-Cambrian boundary in deep-water realm in South China:Evidence from zircon CA-ID-TIMS U-Pb ages from the topmost Liuchapo Formatio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