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和种植年限对火龙果地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易芬 邓艳 洪涛 谢运球 吴松 柯静 |
| |
作者单位: | 1)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岩溶生态系统与石漠化治理重点实验室,广西桂林,541004;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430074;3)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西桂林,541006 |
| |
基金项目: | 本文为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桂科AB19110004)和广西重点基金项目(编号:2022GXNSFDA035067)的成果 |
| |
摘 要: | 以石漠化问题突出区域——广西平果县太平镇耶圩火龙果种植园不同岩性背景(白云岩、碎屑岩)和不同种植年限(1、3、5a)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方法探讨了不同岩性背景和火龙果种植年限下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白云岩区土壤全磷含量显著高于碎屑岩区,而土壤有机碳含量、生态化学计量比(C/N、C/P和N/P)显著低于碎屑岩区;且白云岩和碎屑岩背景下的生态化学计量比(5.96、11.78、1.96和8.71、19.78、2.28)均远低于全国水平。②随着火龙果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和C/N、C/P、N/P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而土壤有效氮、全磷和有效磷含量无显著变化规律。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土壤有机碳、全氮、有效氮含量和C/N、C/P、N/P均增加,而土壤全磷含量无明显变化规律。③土壤C/N和C/P与有机碳、有效氮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土壤水分、容重呈显著负相关,土壤N/P与全磷呈显著负相关。④冗余分析表明不同岩性背景和火龙果种植年限下土壤有效氮含量是土壤碳、氮、磷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的重要影响因子,且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白云岩背景下火龙果的生长受到氮元素的影响更大,长期火龙果种植有利于碳、氮元素固存,土壤有效氮含量是影响土壤碳、氮、磷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的关键因子。
|
关 键 词: | 岩性 火龙果种植年限 土壤碳氮磷 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冗余分析 |
收稿时间: | 2021-12-27 |
修稿时间: | 2022-05-25 |
|
|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论评》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论评》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