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建水煌斑岩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及其构造意义 |
| |
作者姓名: | 刘娇 周洋 谢德根 纪星星 李德威 |
| |
作者单位: |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8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武汉地质资源环境工业技术研究院, 湖北 武汉 43007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贵州省地震局, 贵州 贵阳 520100,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
| |
基金项目: | 中国地质调查局“云南1:5万龙朋等六幅区域地质调查”(1212011220400)。 |
| |
摘 要: | 华南大陆内部燕山期的岩浆事件可分为2期:燕山早期180~150 Ma,燕山晚期140~80 Ma。而处于扬子板块西南缘的滇黔贵等地,仅见有第二期晚白垩世中酸性侵入岩与相关成矿作用,缺乏第一期岩浆活动的时间记录。本文在滇东建水地区首次发现了麦地村煌斑岩,对其进行高精度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主微量元素测试分析。结果显示煌斑岩的锆石U-Pb年龄为(158.4±2.4)Ma(MSWD=4.2),为晚侏罗世的产物,补充了该区较为空白的第一期岩浆热事件。麦地村煌斑岩不相容元素明显高于原始地幔,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Ce等富集程度不明显,高场强元素中U、Ta、Pb等表现出一定程度富集,LREE相对富集,HREE相对亏损,不具有Nb-Ta-Ti负异常的俯冲型配分曲线特征,具有明显的OIB型洋岛玄武岩稀土元素配分特征,为板内伸展环境下的产物。滇东地区发育中生代时期的NNE构造,早期NNE向褶皱叠加有后期同方向正断层。早期褶皱表现为SEE-NWW挤压应力作用下的构造特征,后期断层表现出同方向张应力作用下的特征。煌斑岩正是由于该区发生挤压之后伴随着一期应力松弛调整,伸展减压作用诱发地幔物质部分融熔,来自于深处的软流圈地幔流体与岩石圈地幔发生交代作用,形成富集型地幔,交代富集的岩石圈地幔局部受热、部分熔融,发生上升侵位。煌斑岩的侵位时间即是滇东地区中生代从挤压向伸展转换的起始时间。
|
关 键 词: | 晚中生代 煌斑岩 OIB型 NNE向构造 滇东南 |
收稿时间: | 2015-11-18 |
修稿时间: | 2016-02-26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地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地质》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