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利用时移层析成像方法分析2014年云南景谷MS6.6地震震源区的P波速度变化
引用本文:曹颖,钱佳威,黄江培,张国权,付虹.利用时移层析成像方法分析2014年云南景谷MS6.6地震震源区的P波速度变化[J].地震地质,2021,43(6):1563-1585.
作者姓名:曹颖  钱佳威  黄江培  张国权  付虹
作者单位:云南省地震局,昆明 650224;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合肥 230026
摘    要:为了获得2014年景谷MS 6.6地震发生前后10a间震源区高空间分辨率的P波速度变化,文中基于2008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由云南区域数字地震台网所记录的景谷地震震源区的地震资料,首先采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联合绝对到时和相对到时反演了景谷地震震源区高分辨率的三维P波速度结构,反演结果表明景谷地震的余震序列分布于P波高速异常区及低速异常区的交界处,与澜沧江断裂有所相交的断裂处于低速异常区,这可能与断层中的流体有关.然后采用基于双差层析成像的时移层析成像方法得到了不同时间段之间的P波速度变化的时空分布,并结合已有的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成果,对P波速度的变化特征及其机制进行了探究,得到几点认识:1)景谷主震震中附近浅层深度的P波速度最大降幅为0.2%,在景谷主震发生2个月后出现,主要受岩石破坏影响所致.2)5~15km深度处整体存在P波速度上升条带区域,推测该区域为高强度、高阻介质的脆韧性转换带,不受主震发生的影响.在2014年12月6日MS5.8及MS5.9余震发生后,余震分布方向发生了明显变化,震源深度加深,脆韧性转换带受其影响使得P波速度下降了3.8%.3)震后约3a,P波速度上升并超过震前水平,可能在震源区的愈合过程中还包含了2018年9月8日云南墨江MS5.9地震发生前的应力积累过程.

关 键 词:景谷地震  时移层析成像  双差层析成像  P波速度变化

P-WAVE VELOCITY CHANGES IN HYPOCENTER REGION OF THE 2014 JINGGU MS6.6 EARTHQUAKE USING TIME-LAPSE TOMOGRAPHY BASED ON DOUBLE- DIFFERENCE TOMOGRAPHY
CAO Ying,QIAN Jia-wei,HUANG Jiang-pei,ZHANG Guo-quan,FU Hong.P-WAVE VELOCITY CHANGES IN HYPOCENTER REGION OF THE 2014 JINGGU MS6.6 EARTHQUAKE USING TIME-LAPSE TOMOGRAPHY BASED ON DOUBLE- DIFFERENCE TOMOGRAPHY[J].Seismology and Geology,2021,43(6):1563-1585.
Authors:CAO Ying  QIAN Jia-wei  HUANG Jiang-pei  ZHANG Guo-quan  FU Ho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